首页

血站概况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无偿献血

临床输血

志愿服务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无偿献血 >献血知识

一袋血的“生命轮回”

发布时间:2011-06-22  发布单位:null


  □ 记者 孙 梦 □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世界献血者日”强调世界各地急需更多的人定期自愿献血,以挽救更多生命。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它稀缺,但又被普遍需求。当一个健康人伸出臂膀捐献血液时,他给予的是一份帮助和关怀;而当一个病弱之人得以输注这袋血液时,他收获的则是一份无比珍贵的生命礼物。我国每天有超过6万袋血液从血站供给临床,日前,记者选取了这其中的1/6万,见证了它从诞生到重生的全过程。

  诞生——

  一个采血点半天等来4袋血

  6月8日,北京,最高气温36℃。

  这一天还算不上酷暑,但对血液采集工作来说,却已经意味着淡季的来临。9时,记者跟着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采血车来到海淀区海龙电子商城附近。10时30分,采血车前依然无人问津。

  “您献血吗,先生?”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一科的工作人员丁硕,站在采血车旁搭好的棚子里,动员过往行人献血。丁硕告诉记者,献血的主要人群比较容易受季节、天气等影响,近些天连续升温,每天采回的血液并不多。进入酷暑季节后,这将成为常态。还有,当前的献血主体是大学生和流动人口,他们更易受假期、天气等方面的影响。

  献血者张强(化名)踏上采血车时,已近11时。他是当天上午的第二位献血者。张强40多岁的年纪,皮肤黝黑。上车后,他熟门熟路地来到献血前检测区,由工作人员采集血样,进行乙肝、血型、转氨酶、血色素等项的快速检测。

  张强说,他是一名铁路修车工人,当天他送孩子到附近的北京101中学参加高考,等得无聊便跑来献血。“今年已经是我第7年参与献血了。”他告诉记者,近些年,他坚持每年献1次血,每次都献400毫升。他说,参加献血,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捐的血能救病人的命。“但咱也有私心,就是等有一天自己得了病,也能用上别人给咱献的血。”

  “张强,您血液检测合格了,请您来献血。”护士井彤彤在血液采集区喊道。

  坐到采血椅上,护士询问张强准备献多少血。得到确认后,护士取出一个400毫升装的一次性采血设备,然后麻利地系上压脉带、消毒、进针。几分钟后,400毫升血液流进血袋。护士迅速拔出针头,仔细地嘱咐张强压住针眼止血。然后,她用止血钳拔掉针头,封好血袋,在封口时挤出了一小管血液,接着把血袋和针头间的软管热合成4段“血辫”,这些都将留作检验用。之后,她在血袋和这些血样上分别贴上统一的13位条形码。“这是这份血液的‘身份证’,有了这个条形码,就能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在哪里采集的,经过了多少项检测,检测结果是什么,最终用在哪里。每一步都有记录。”井彤彤说完,便把血袋放进冰箱里,冰箱显示的温度是4℃。

  献完血后,张强需要休息10分钟,记者赶紧递上一杯水。他笑了笑,让记者不用紧张,“献血是个很正常的事,对身体没什么损伤。”他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同事和他同一年开始献血,同事体型较胖,以前经常感到憋气、头晕,参加献血后,这种情况开始好转,近两年他一年献两次血,现在已经不再有头晕症状了。“献血能加速血液代谢,现在我们身上流的血都是新鲜的。”

  在张强之后,陆续又来了几名献血者。14时记者离开时,该采血点一共采了4袋血。

  分身——

  每袋血通过检测需要2天

  6月8日14时,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运血车把海龙采血点当天上午采的血运回了中心。由此,张强的血液开始了它“生命”的第二段旅程。

  第一站是待检库。在这里,每袋血的血型、血量等信息被工作人员录入电脑,形成入库单,经过双人核对后,他们把一袋袋血发往成分科进行分离,同时把每袋血对应的血样发往检验科进行检验。

  据血液成分科副科长段澜介绍,目前,我国要求临床输注成分血,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患者需要什么成分的血就给他输什么成分,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血液的作用。由于直接捐献成分血的献血者较少,因此成分血需要手工制备,而血液成分科就负责把一袋全血分离为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等。

  记者穿上鞋套进入血液成分科,见证了1袋全血“变形”为2袋成分血制品的过程:从待检库发来的血被放入一个个紫色的离心桶,经过称重,离心桶被放入一口长相酷似大锅的离心机,开始离心。15分钟后,红色的血液在袋子里逐渐分成两层,上半部分是黄色的血浆,下半部分是暗红色的红细胞。经过手工分离,红细胞被挤入一个袋子保存,成为悬浮红细胞,经过核对、包装后就可以入库备用了,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品种。被分离出的血浆则放入另一个袋子,而它需要冰冻保存,以备用于特殊病人的治疗。

  在一袋袋全血“分身”的同时,与每袋血同源的血液样本则在检验科接受“考试”,以确保安全性。在这里,血样将接受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ABO血型、RHD抗原筛查、转氨酶7个项目的检测。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每一份血样被分成两份,由两组检测人员用两种检测试剂和不同的检测设备进行检验,只有两次结果一致,才算完成一项检验。检验科副科长王瑞告诉记者,即便采用了最先进的仪器进行全自动检测,最后一步还是要求每一位检验师用目测进行比对,筛掉有疑问的,对于似是而非的结果将从头检测。

  “如何确保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是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用于临床输血的血液必须要按国家的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以保证血液的质量。所有的检测都是严格的、精细的。”王瑞还向记者透露,目前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还是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试点单位,所有的血样在经过常规检测后,还要再做一遍核酸检测,这让有经血传播疾病“窗口期”风险的血液流向临床的可能性又降低了很多。

  追踪着张强那袋血的“身份证”,记者了解到,经过上述“分身”、“考试”,到最终被贴上合格标签,整个过程用了2天时间。6月10日下午,它分离出的悬浮红细胞被送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重生——

  它在更需要的人身体里流淌

  张强的O型悬浮红细胞来到北大人民医院后,“欢迎”它的是再一次非常严格的检查。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输血科里,1名工作人员把它和其他的血袋一起摆放在工作台上,先从外观上看它是否有渗漏、溶血和凝块。然后,取出一段“血辫”,仔细复核它的血型等信息。“尽管此前已检测过多次,但我们必须再重新来过,在医院里的每一次检验都是对血液安全的最后一次把关。”该院输血科主任田文沁对记者说。随后,工作人员又核对了它的条形码和合格证,才把它存入医院血库中“待命”。

  北大人民医院的儿科病房,住着一名叫谢宇(化名)的小朋友,他今年刚满14周岁,却不幸患有急性白血病,需要经常输血。6月12日,他觉得头晕、心慌,血小板只有9000,医院为他输入了血小板。到了6月13日早晨,他的血色素又掉到了6.5克以下,医生认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好转,小宇将需要继续输注红细胞。于是,医生为小宇抽了一份血样,并向输血科递交了一份用血申请。

  拿到儿科的用血申请后,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来到血库,挑中了张强的这袋悬浮红细胞。它被带到输血科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重新鉴定了小宇的血型,然后对两份血样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经过比对和实验,张强的血和小宇的血交叉配型成功,输血科通知儿科当天可以领血。

  在北大人民医院,领血的工作只能由护士来做。“每一袋血都是宝贵的,所以医院规定得也特别严。”儿科当天负责领血的护士对记者说,领血需要凭病人的输血同意书和病人病历。领血时,她要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做完“三查十三对”的工作,包括查对患者姓名、病区、床号、血型、储血号、血量、血液种类、血液采集日期和有效期等。最后还要再次核对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确认无误后,要由两人共同签名才能发出这袋血。

  张强的红细胞当天下午被领到了儿科病房。由于小宇的血色素一直持续下降,医生决定为他输血。16时30分,红细胞顺着输液软管缓缓流入小宇的身体。当天晚上,小宇的血色素就升到了近8克。